乳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亚洲通印发《乳山市工业企业数字赋能三年行动实施意见(2023—2025)》的通知
乳政办发〔2023〕4号
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滨海新区(银滩旅游度假区)、经济开发区、城区街道办事处,各市属国有企业:
《乳山市工业企业数字赋能三年行动实施意见(2023—2025)》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乳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乳山市工业企业数字赋能三年行动实施意见(2023—202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亚洲通数字经济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十大创新”工作部署,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威海市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突破口,立足乳山产业特色和数字化转型需求,从智改数转、创新应用、基础保障、人才培养和行业提升五个方面入手,构建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的推进体系,持续提高“制造”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乳山制造”迈向“乳山智造”。
(二)工作目标。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全方位、多场景、深层次推动“智改数转”提速扩面;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和示范项目,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建设及应用水平;积极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强化网络、平台两大功能体系赋能能力,培育5G+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到2025年底,省、市级工业互联网类试点示范项目和应用场景达到16个以上;推广运用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生产智能化,持续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省、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总数达到25个以上;实现“双千兆”网络全覆盖和5G网络重点区域全域覆盖,力争打造1家省级数字经济园区。
二、重点任务
结合我市实际,聚焦优势资源、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实施“四大提升行动”和“六大产业突破”,因地制宜激发企业动能,梯次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促进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四大提升行动。
1.实施“智改数转”提升行动。在智能生产、绿色节能、安全生产等方面,通过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等措施,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增加产品稳定性、减少安全隐患。
一是建立信息技术服务供给资源池。坚持以工业应用需求为牵引,支持计算机辅助制造、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工业软件开发推广,培育引进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推进软件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强与数字化服务商的沟通合作,建立信息技术服务生态供给资源池(服务商资源库)。到2025年底,培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3家,资源库中服务型企业突破20家。(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
二是开展工业企业信息化诊断。邀请信息技术服务生态供给资源池中行业专家上门问诊,分行业、育龙头、抓骨干在工业企业中梯次推进“数字化巡诊”活动,帮助企业明确自身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思路,形成“一企一策”的发展规划和解决方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精准画像”。到2023年底,实现重点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结合企业需求长期组织专家赴企业生产现场开展诊断服务。(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是实施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广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对现有生产设施和管理服务进行改造提升,实现企业数字化管控,打造一批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针对新引进项目、技改设备更新、数字化改造需求强烈的企业提前沟通,提前布局,及时跟进项目建设、改造情况,围绕智能化改造发展实际和需求,引导其按照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进行布局。到2025年底,省、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总数达到25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实施创新应用提升行动。实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信息化等应用系统的综合集成,搭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行业(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培育制造业新型生产组织模式,促进制造资源优化配置。
一是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类项目建设。建立《乳山市工业企业数字赋能项目三年培育清单》,对清单内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对建设成效好的项目积极推荐纳入威海工业互联网类项目库,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专家问诊、远程指导等方式实时跟进,做好企业的“传声筒”。每年建立台账定期调度各企业新立项目和已入库项目进展情况。到2025年底,重点企业全部实现工业互联网应用。(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参与威海“1+10+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推动重点企业、产业基地(园区)融入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阿里云等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牡蛎小镇等乳山特色产业园区整合资源,实现园区集成的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力争打造1家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海洋发展局、海阳所镇)
三是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及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争取在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逐步构建面向垂直行业的标识解析应用,形成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模式。到2025年底,实现重点行业每行业至少2家企业接入应用标识解析系统,标识应用普及程度明显提升。(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电信运营业、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制造业扩大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投资,实现制造业融合创新的基础条件。
一是推进新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征集工业企业、产业园区5G应用需求,适度超前建设5G基站,建立基站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形成推进计划清单,明确每个站点完成时限,优化提升通信网络架构,扩容区域网络出口带宽,逐步实现企业和园区5G网络全覆盖,夯实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到2025年底,建成基站1300个以上,实现重点企业、产业园区等场所深度覆盖,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带网络接入能力达到1000M,全面建成“双千兆”城市。(责任单位: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进工作专班相关成员单位)
二是推动大数据产业提质升级。以大数据应用创新、壮大企业主体为主线,以创建数字化服务体系为抓手,围绕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应用和安全环节,推动大数据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动政府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鼓励企业和公众发掘利用开放数据资源,不断释放数据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积极推动工业赋能、智慧教育、文旅融合、康养医疗等方面的大数据应用,为全市工业、教育、海洋、康养、文旅等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大数据支撑。(责任单位:市大数据中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和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海洋发展局)
三是加快工业企业内网改造。鼓励重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深度合作,利用5G、全光纤进行网络化技术改造,开展工业软件应用推广工作,加快工业互联网等关键系统的应用。到2023年底,实现数字赋能重点企业内网改造全覆盖,指导其他有需求的企业完成内网改造升级工作。(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
4.实施专业素养提升行动。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专业技术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驱动力,企业家对数字赋能的了解、认知程度,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源动力。
一是强化思想认知力度。通过开展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企业数字赋能提升等行动,引导企业家打破常规认知,深入理解企业赋智、赋能的本质,打破企业家对数字化、智能化概念的认知壁垒。每年最少组织4次专题培训、观摩交流会。(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采取集中宣讲、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的政策宣传活动,送政策进企业、送政策到桌面,提高数字赋能、智能赋智方面的政策宣传和推广力度。每年最少组织20次以上政策集中推介或“点对点”政策上门活动。(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三是开展“企业家日”活动。有针对性的分行业组织企业家到国内标杆企业参观学习,拓宽企业家眼界,借鉴标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使企业家了解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紧迫性。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数字赋能相关的“企业家日”专项活动。(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六大产业突破。
坚持以“产业为基础、需求为导向、行业为引领”的原则,从重点行业入手创树标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行业专用、大型机器等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和联网管理,逐步建立覆盖设备监控、数据采集、运维诊断、流程优化、资源共享、节能环保和安全监控等环节的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
1.新能源行业。
创树标杆:国家电投项目依托乳山丰沛的海上风力资源,新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海上升压站及一座陆上集控中心,实现电能的并网送出和相关设备的远程控制、生产运维。
重点突破:泛海阳光及远景零碳、明阳海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中新能源企业,应用电力北斗、5G、物联感知技术与装置,利用能源云平台或能源大数据平台,实现在相关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建设以及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上的创新应用。
行业提升:以推动能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互动、互驱发展为核心,加强对大自然的精准感知与分析预测,在电力数据与气象、水文、地理信息等数据的融合贯通下,实现社会资源与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到2025年底打造威海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类试点示范项目2个,省、市级数字化车间2个。
2.装备制造行业。
创树标杆:伯特利汽车进一步优化通讯网络,将ERP与车间现场控制有机集成,采集现场质量实时信息,通过物联网实现与MES、WMS的互联互通;搭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供应链协同发展,使质量管理流程化、实时目视化及实现产品二维码的全流程可追溯。
重点突破:力久电机、双连制动、日立安斯泰莫等重点企业在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及远程运维服务的创新应用。
行业提升:以实现装备制造行业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平台化服务为核心,推进装备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到2025年底打造威海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类试点示范项目5个,省、市级数字化车间15个。
3.金属精炼行业。
创树标杆:恒邦化工围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内容,建设集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双重预防机制、人员自动定位、智能视频监控和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等信息于一体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重点突破:玫德集团、金洲集团、金华矿业的5G示范应用和在智能识别、远程操控、洁净生产等方面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行业提升:以金属精炼行业清洁化、智能化建设为核心,推进企业设备维护、产品质量检测和安全生产监控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到2025年底打造威海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类试点示范项目3个,省、市级数字化车间2个。
4.化工新材料行业。
创树标杆:韩孚生化建设基于云平台的工业互联网人员安防系统、信息化管控平台、机器人巡检系统,实现集节能环保、安全生产、应急资源、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等多个方面为一体的智能化管控,打造“生产-销售-管理全面协同”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重点突破:海大塑胶、龙彩新材料、汉威新材料在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行业提升:以化工新材料行业强化生产安全、绿色节能发展为核心,推进化工行业智能化生产、节能减排与安全生产管理等环节的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底打造威海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类试点示范项目2个,省、市级数字化车间3个。
5.纺织服装行业。
创树标杆:汉泰大麻进行装备配置数控化及生产管理信息化改造,着力建设研发设计优化、生产质量控制等应用场景,打破信息孤岛制约,实现各部门数据共享、工艺设计数字化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重点突破:吾星纤维、博诺制衣、迪尚达博等纺织服装业企业由传统人员密集型向人机协同共进,智能提智转变。
行业提升:以实现服装纺织行业提质增效、降低库存率为核心,推进服装、家纺等企业建设智能化生产线,融入大数据平台,实现原料、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防伪追溯。到2025年底打造威海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类试点示范项目3个,省、市级数字化车间3个。
6.食品加工行业。
创树标杆:华信集团搭建线上交易服务平台,建设生产车间数据采集、分公司供应链管理和账务处理系统,实现企业的数字化采购、供应链管理、库存销售互通等多个方面的智能化管控。
重点突破:华隆食品、金果花生、福喜食品实现高效率生产和柔性制造,以模块化、柔性化的生产能力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行业提升:以食品加工行业智能化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核心,推进企业围绕主营产品深挖其潜在价值,探索企业多元化发展、延长企业生产链。到2025年底打造威海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类试点示范项目1个。
三、组织保障
(一)做好宣传引导。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动的行动方针,通过专家实地走访、典型案例推送、外出观摩学习等多种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数字赋能的重大意义和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前瞻性,引导企业转变生产管理理念,使其对数字化转型的态度从“行业竞争倒逼”向“主动谋求发展”转变。(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加强交流合作。构建政府、企业等多层次沟通机制,开展区域合作交流,主动融入威海市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鼓励企业开展行业交流,推动企业跨行业、跨领域协作,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企业投资落户乳山,支持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产品研发与应用创新。(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和体育局)
(三)强化人才保障。围绕数字化转型发展实际和需求,引进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建立信息技术服务供给顾问团,吸引来乳开展技术孵化转化,常态化组织产学研对接;鼓励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根据企业专业人才缺口、技术攻关方向,委托高校和技术学院对岗培养相应人才,并结合创业大赛、企业招聘等多种方式引进海内外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人员进行奖励,建立常态化人才培育招引渠道。(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
(四)加大政策扶持。对数字化转型中具备示范引领效应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和5G示范应用场景等优秀案例,加大政策奖补力度。(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