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当前位置:亚洲通 >> 教学科研 >> 学术在线 >>正文
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精神与主要特点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11期  作者:田慧生

 

摘 要:2011版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修订课程标准是我国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一个有力回应,也是对《教育规划纲要》的落实。它深入贯彻了《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要点,在对原有课程标准继承的基础上呈现出一些新思路、新变化和新特征,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关键词: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战略举措。2001年,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推进,2004年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也开始启动。十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在实践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长足发展。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变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事件,课程改革的基本规律决定了它总是会不断出现一些新问题,面临一些新挑战,课程改革必须在不断修订中完善,在不断完善中深化。2002年初,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2007年,教育部在前期大规模调研的基础上,开始筹备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的全面修订工作。到2012年初,经过五年的系统修订,2011版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大多数学科教材也依据课程标准完成了全面修订。此次课程标准修订是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的一个系统化工程,体现出很多新思路、新内容和新特征,对于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新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和意义

此次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有着深刻的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体来说,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新课标修订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不管作了多么精心的准备,在推进过程中课程设计与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总是会产生一定的距离,国内外概莫能外。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就是课改自身完善的需求。2001年正式启动课改,2003年国家就组织相关的专业力量对首批42个国家课改实验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2007年,又对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42个国家课改实验区作更大范围的全面调研,这次调研涉及校长、教师、学生、家长11.7万人,是一个大样本调查。通过这两次调查,一方面发现新课改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从各方面改变了基础教育的面貌。另一方面,调研也发现新课标自身的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些学科的容量偏多,难度偏大。新课改确定的几大重点改革目标之一就是要克服传统课程的繁、难、偏、旧,但这一目标显然并没有在这次课改实施中得到有效落实。第二,一些学科教学要求、评价要求不够具体,特别是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究竟如何应用,具体操作要求是什么等,在上一版的课标中反映不够。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很难把握操作要领,对实施造成了一些困难。第三,相关学科、学段间的纵向衔接、横向配合有待加强。特别是一些相近学科,有些内容交叉重复,加重了学生负担。第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够明确。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使得这次课标的修订显得更有迫切性,同时也要求我们在修订课标时要更有针对性。

(二)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实现这两大教育改革的战略重点,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推动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的全面教育体制改革;在人才培养方面特别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在教学改革方面必须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三大基本要求;在整个教育改革的总体价值导向上突出强调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此次新课标修订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这次课标修订耗时较长,用了五年左右时间,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第一轮修订基本结束以后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相关部门有意识地调整了节奏,在《教育规划纲要》正式颁布以后,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订。

(三)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新要求

课标修订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中一项战略性的重大举措,必须对社会的期待、人民群众的需求作出必要回应。近些年来,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根本的期待和关注概括起来就是三大需求。一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前所未有的强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集中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有学上的问题,今后要尽全力解决的问题就是上好学的问题。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盼也是中国梦实现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民群众期盼着接受优质教育,对教育质量、教育水平提出了很高的期待和要求。二是人民群众公平地享有教育的愿望前所未有的强烈。十几年前甚至更早,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是存在的,但是没有达到如此迫切的程度。在当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有学上。现在这一问题基本解决,人民群众就越来越期待要公平地享有教育,包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也需要在公平的前提下来享有。三是人民群众对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人民群众不仅要公平地享有教育,而且对什么是好的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的教育能够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对教育质量的衡量不能只看学业水平,还要看学校给学生提供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可选择的空间,可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对人民群众或社会需求有了清晰的判断后,如何将这些需求真正地体现在课标修订中,就显得十分迫切、重要。例如,教育质量的提高涉及学生学什么、学多少,在知识的掌握层面上我们必须作出科学合理的设计,确保为学生取得优良的学业成就提供基本的条件。课程是学习的基本载体,所以,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教育特色化、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课程设计来体现。没有课程的多样化、特色化,学校办学多样化、特色化就无从谈起。除了上述三大需求之外,人民群众及社会还有一个关注热点——减负。这个问题长期存在,这次课标修订必须对此作出回应,减负也是此次课标修订的重要要求和任务。

<!--[if !supportLists]-->二、<!--[endif]-->新课标修订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原则

新课标的修订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了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原则,整个修订工作才能够坚持方向,有条不紊。同时,只有理解了修订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原则,才能够把握此次新课标修订的精髓。

(一)新课标修订的主要思路

这次新课标的修订思路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新课改方向,巩固课改成果。此次课标修订是新课改深化的必要阶段,不是另起炉灶。新课改过程中已经形成的优秀成果必须继承和巩固下来,特别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以及在评价中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要求等基本内容都要坚持下来,进一步巩固课改的成果。

第二,深入分析和积极回应发现的问题。两次大规模调研发现的突出问题,是这次课标修订的基本依据。具体修订工作必须积极回应这些发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拿出解决办法。

第三,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全面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是此次课标修订的一项重大任务。总体看,《教育规划纲要》中的一些主要精神在此次新课标的修订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二)新课标修订的基本原则

此次新课标修订之初就制定了五项基本原则。为确保这些原则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课标修订创造性地应用了“两次审议”的策略。前一次审议是专业审议,主要是对课标内容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专业审查。第二次审议则是综合审议,审查的重点就是五项基本原则是否落实。

第一,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在各个学科中如何有机渗透德育的要求,特别是如何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次课标修订的一项重点要求,因此也是综合审议的重点。

第二,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课标相关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能力为重的原则。各个学科在如何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要进一步明确、细化能力培养要求,明确学生在本学科的能力发展点。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课程设计要从学习的需求出发,要为学生的发展负责,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

第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与时俱进的原则具体到新课标的修订上,就是既要减负,又要更新。要减少一部分内容,做“减法”;同时也要增加一部分新的内容,做点“加法”。

三、新课标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和特点

新课标修订以后,各科整体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变化和特点。

(一)落实德育为先,突出了德育的时代特征

在这次新课标修订中,各个学科都努力结合各自学科特点,落实德育为先的要求,突出了德育的时代特征。具体来说,这一特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体现的。

第一,各学科都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的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

第二,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亚洲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都在全面育人要求中突出强调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更好地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变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国家战略。这一次新课标的修订,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实际性的工作。例如,语文学科专设了书法课,但与其说是专设,不如说是恢复,因为过去我们曾普遍开设过书法课。又如,数学课程把《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方面,《九章算术》是我国西晋时期最早的系统的数学典籍,里面有很多重要的发现,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一件事情;另一方面,仔细去看《九章算术》,会让我们对数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在我们经常讲数学要和生活密切结合,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严重割裂。但《九章算术》中的数学问题都来自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它的每一章既是一个数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生产劳动或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如土地的丈量就是对面积的计算、对土石方的测量涉及体积的计算,这些都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所以,将《九章算术》纳入教材,就是要让学生看看古人是怎么样发现数学问题、总结数学知识的,这样他们就能够充分认识到数学本身就是生产生活的一部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是从生产生活中来的,从而纠正现在数学课程内容越来越抽象,离生活越来越远的弊端。可以说,《九章算术》对学生既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也是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教育的生动案例。再如,在历史课程里增加了传统戏剧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的剧种,这些戏剧有什么特点。学生喜欢不喜欢听无所谓,起码要了解这些知识,否则将来这些东西都要到国外去看,那我们岂不惭愧?当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把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符号都忘却的时候,也是一个民族逐步迷失自我、失去文化之根的时候。因此,我们的课程必须担负起保留文化传统的重任,回应国家发展战略,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三,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民族团结教育是一个大德育概念,也是属于德育为先的内容,对于中华大家庭的团结和谐意义十分重大。

第四,强化了法制教育。法制教育也是属于一个大德育的范畴,是走向法治中国、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二)突出了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时代给教育提出的重要使命。在这一次新课标修订中,各个学科都在如何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结合自身的特征下了很大工夫,力求把能力培养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使之更有针对性。具体来说,新课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强化。

<!--[if !supportLists]-->1.<!--[endif]-->丰富了能力的基本内涵

一个学科究竟要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有清楚的界定。这一次变化比较大的是数学,有不少亮点,如它把“双基”教学要求拓展为“四基”。“双基”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此次数学课标修订在上述“双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基本思想这两项基本要求,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不能只是抽象的公式符号和简单计算,这些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对这些公式、计算缺乏直接体验,不仅理解难以深刻,而且也会让学生恐惧数学、讨厌数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所关注的,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通过亲自动手对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进行重演,如让学生通过折纸等方式体会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转化,自然获得计算公式。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了其独立思维空间。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内在地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掌握数学思想,养成数学思维是进入数学殿堂的不二法门。在数学教育中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对于以数学为根基的各科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if !supportLists]-->2.<!--[endif]-->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能力

在各科中究竟怎么培养,要把要求讲清楚。例如,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有利于能力培养的新学习方式在新课改中被大量地引入课堂,但是究竟什么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学习,有哪些操作步骤、要素和程序,过去都没讲解清楚,给很多教师造成困难和困惑。新课标针对类似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要求。一些相关的教学评价要求也进一步得到加强,特别是针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各个学科都作出了自己的阐述。

<!--[if !supportLists]-->3.<!--[endif]-->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

其中最典型的是物理,它明确列出学生必做的20多个实验,每个实验都有具体的评价要求;化学明确列出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的8个实验,强化了实验的环节。过去这方面要求不明确,没有评价的刚性要求,造成实验在不少地方和学校成为一种摆设。有的当然是条件不够,以至于把做实验变成了看实验。作为动手的环节,必须要学生亲自操作。没有这样的操作过程,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因此,在这次新课标修订过程中,凡是涉及实验、动手的环节,都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一定要参与进去。

(三)反映了时代精神,合理吸收了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

自2001年正式启动实施到这次修订,新课标前后的跨度超过了十年。在这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经济社会和科技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成果不断出现。所以,此次修订结合学科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知识更新:其一,把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发展的新成就、新思想、新成果适当地纳入;其二,把反映科技进步、知识进步的新知识、新方法等适当纳入;其三,把关系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相关内容适当纳入,如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判断。

(四)合理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在课标修订过程中,各学科按照减负的要求,认真地开展了一些知识的精简工作。初步统计表明,各个学科的删减幅度并不相同,从5%到20%不等,但的确都认真地开展了这项工作,精简知识内容、降低知识难度,成为这次修订的一大亮点。归纳起来,各个学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精简。

<!--[if !supportLists]-->1.<!--[endif]-->在课程容量的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简了内容,减少了学科的相关知识条目

各个学科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努力在学科逻辑与学生发展逻辑之间寻找平衡,尽最大可能对知识进行精简,在减轻学生负担方面下了工夫。其中一个亮点就是语文低年段对识字写字量的调整。实验版课标规定的低年段识字量是1600—1800,但在具体实践中,不少教师往往按1800去掌握,有些教师甚至还增加识字量,对此一些家长过去一直反应强烈,很不满意。这次修订就把识字写字量减下来,明确规定识字量为1600。过去的写字量是800—1000,这次明确规定为800,同时总体倡导“多认少写”。不能指望小学低年段一下子就集中解决识字写字问题,学生在未来发展的历程中接触的学习材料非常广泛,他们识字写字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在低年级过度集中地强制要求学生识字写字,不仅会加重学生负担,也会在他们还没有真正感受到语文世界的精彩时就扼杀了其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if !supportLists]-->2.<!--[endif]-->在课程难度的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除了过难的知识

这些删减是以前期的大型调研为依据的,对于师生普遍反映难度过大的内容,能删掉的就直接删掉,不能删掉的,也想办法降低难度,真正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

<!--[if !supportLists]-->3.<!--[endif]-->降低了学习要求

一部分知识过去的学习要求是“理解”,修订后调整为“了解”,从“理解”到“了解”难度要求就降下来了。另外,还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要求。过去有一些教学要求讲得不清楚,学生学习要求达到何种程度不明确,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就高不就低,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明确了要求,学生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下来了。

<!--[if !supportLists]-->4.<!--[endif]-->加强学科之间以及学科内部的衔接配合

各学科都认真、系统地梳理和清理了学科间及学科内部交叉重复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这一比较突出的问题。

<!--[if !supportLists]-->5.<!--[endif]-->设置了“选学”板块,妥善安排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

在调研中大家普遍反映,有些内容过难,但从学科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来分析又不宜直接删除,于是就把这部分内容设置为选学内容保留下来。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既增加了课程的弹性,又控制了课程的难度,也是这次新课标修订中的一个创新。

<!--[if !supportLists]-->四、<!--[endif]-->深化课改、落实新课标精神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准确把握新课标的主要内容,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

此次新课标的修订是新课程改革的延续,是同一改革的不同阶段,修订后的课标虽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但在本质上与新课改方向及基本精神保持了高度一致,所以落实新课标不仅要准确把握其主要内容,还必须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思想精髓,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来落实课标,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深化课程改革,否则就容易做表面工作,形在而神失。

另外,落实新课标还必须全面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与当下的教育形势以及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密切联系。《教育规划纲要》、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国家的教育战略和教育发展方向,课改才能持续健康地深化下去。在落实课标的过程中,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抓住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就是真正抓住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抓住了课改深化的方向。

(二)系统总结十年来课改的基本经验和做法,加强课程制度化建设

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有必要回顾十多年的课改留下了什么、哪些好的做法需要坚持、哪些经验需要进一步提炼。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能否上升为课程工作的机制和制度。现在我们缺少的就是有关课程改革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建设。一次课改究竟多长时间合适?一套课标从颁布、实施到修订究竟需要多长的周期?一套教材的版本更新多长时间为宜?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缺乏合理的回答,更缺乏规范化的制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当前乃至今后深化课改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系统地总结十年课改的经验,面向未来加强制度化建设。在宏观层面,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国家课程教材管理制度,对课标修订周期、教材更替周期等涉及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形成制度化的规范,从而确保课程改革平稳、有序、有效地展开和深化。在中观层面,则要对产生区域化影响的课程问题进行规范。例如,过去我们有一些有特色、有个性的实验性教材,这些教材在某些方面是有探索价值的,甚至是超前的,并且也对一些区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近些年来,这些教材由于与课标的要求有一定距离,同时缺少相关制度的规范,没有了发展的空间,以至于相当一部分类似的实验教材及其实验销声匿迹了。这对于教育研究、教育发展来说显然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我们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梳理,逐步建立实验教材的管理审查和使用制度,允许一批有个性、有特色的教材生存下去,甚至促使其成为一套高质量的教材。在微观层面,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有关校本教研、校本教材开发、教师培训研修的经验和制度,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提炼,形成更加规范的制度系统,为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

(三)进一步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育人的质量和水平

深化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在课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应抓住三个要点。

<!--[if !supportLists]-->1.<!--[endif]-->进一步更新观念

对什么是新时期高质量、高水平教学的内涵要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要进一步认识到除高水平学业成就外,多样、选择、个性、适合都是新时期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是教学质量观的核心内涵。

<!--[if !supportLists]-->2.<!--[endif]-->明确人才培养的重点

《教育规划纲要》和《决定》都强调,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课堂教学是不是有效,除了知识目标之外,关键要看这三方面的培养要求是否在课堂上得到了真正的落实,抓住了这三个方面,也就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的根本。

<!--[if !supportLists]-->3.<!--[endif]-->创新课堂文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已经形成了一种捆绑式的教学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就是教师在课堂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包办代替,牵制捆绑。正是在教师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一言一行都在教师的监控之下,都被教师牢牢地捆绑住。这种捆绑式文化是我国教学改革乃至课程改革的真正的“天花板”或最后一层“窗户纸”,这层“窗户纸”不捅破,课堂教学就难以产生真正的创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梦想也始终难以实现。当然,一批优秀学校已经走出了重要一步。他们的经验表明,要打破这种捆绑式教学文化,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精心探索可以让自主学习真正落实的有效教学模式,努力实现由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向以学为主的新型课堂的根本转变,逐步形成自主、开放、民主的教学新文化,实现课堂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突破。

(四)进一步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建构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课改的第一阶段,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是开足开齐课程。因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初始阶段,必须通过开足开齐课程的强制性要求才能够克服应试教育的影响,保证一些非高考学科的课程得以落实,让学生获得营养比较齐全的课程套餐。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不少地方开足开齐课程成为一种简单、机械的要求,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占用了学校绝大部分的课程时空,使学校课程创造的空间严重匮乏,最终会扼杀学校的课程创造性,形成千校一面、万校同课的局面。这非常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会形成很大的阻碍,更难以满足“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样的要求。因此,在课程改革深化阶段,以学校为单位深度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建构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在一些发达地区,一些高水平的学校在这些方面已经开展了具有相当深度的工作。在这些地区,学校具有了自主排课权,学校可以依据自己的办学理想和办学定位把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有机整合、整体规划,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科课程进行深度的内部整合,使之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更节约时间。这样,学校就可以补充学生所需要的课程,让学生具有亚洲通的选择空间,提升学校课程的丰富性和选择性。当一所学校经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一张独一无二的课程表时,这个学校的特色也就真正显现出来了。其中的佼佼者是北京市十一学校,它能够做到一个学生一张课表,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这张课表,按照自己的选择安排一天的学习生活,忙而不乱。这已经是大大的超前了,不仅在国内是领先的,而且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虽然这样的尝试需要高水平的专业力量和师资队伍,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方向。因此,在未来一个阶段,开足开齐课程已经成为课改的一个底线要求,在这个要求之上,各校必须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度整合课程资源,逐步形成自己富有特色的本校课程。所谓本校课程,就是基于本校师生发展需求的学校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通过学校理念整合所形成的课程有机体。它已经超越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范畴,让学校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以更开阔的视野审视课程,通过资源整合,通过整体课程设计来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这显然是我国未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回顾新课标修订的过程就会发现,它是一个典型的课程慎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专家的理论思考交织在一起,课标修订就是从这些不同的需求和声音中不断折中、平衡,最终形成一个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现实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标准体系。在未来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这样的慎思过程会更加频繁地发生,需要不同层次的课程实践者更加深入思考,选择出适合学生全面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的课程路径来。这样,我们的新课标以及新课标背后的新课改精神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