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当前位置:亚洲通 >> 人才培养 >> 教育专业硕士 >>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版)

  一、学科专业简介

  本专业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领域。本专业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能力,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高层次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而开设。本专业开设教育原理、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等主干课程。本专业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人才。

   二、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独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具体目标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精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新成果。

  2.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富有奉献精神和良好的专业品格,能立志为国家和地方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服务。

  3.掌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心理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方向的前沿与发展现状。

  4.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具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开展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实践能力,胜任中小学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能够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围绕自身工作开展实证研究,促进专业成长。

  三、研究方向

  不区分研究方向。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基本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以延期学习一年。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教育硕士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考核

方式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学位课

学位公共课

5学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考试

1

马院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四选一

1

18



考试

1

马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

自然辩证法概论

英语综合(专业学位)

2

48

考试

2

外语

学位基础课

8学分)

教育原理

2

36

考试

1-2

教院

课程与教学论

2

36

考试

1-2

教院

教育研究方法

2

36

考试

1-2

教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

36

考试

1-2

教院

学位必修课

11学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材研究

2

36

考试/考查

3

教院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

2

36

考试/考查

4-5

教院

教育统计与测量

2

36

考试/考查

3

教院

变态心理学

2

36

考试/考查

3

教院

心理咨询

2

36

考试/考查

3

教院

论文写作

1

18

考试/考查

4

教院

非学位课

专业选修课

6学分

3门)

心理学研究方法

2

36

考查

3

教院

心理诊断与评估

2

36

考查

3

教院

健康心理学

2

36

考查

3

教院

学校心理测量学

2

36

考查

3

教院

社会心理学

2

36

考查

3

教院

差异心理学

2

36

考查

3

教院

学校心理咨询技能

2

36

考查

3

教院

教育政策与法规

2

36

考查

3

教院

班级与课堂组织管理

2

36

考查

3

教院

学校危机干预

2

36

考查

3

教院

实践教学

校内实践

2学分)

教学技能训练

1

18

测试与评估

3

教院

微格教学

1

18

答辩与评估

4-5

教院

校外实践

6学分)

教育见习

1

18

答辩与评估

1-2

教院

教育实习(跟班研修)

4

72

鉴定

68

教院

教育研习

1

18

答辩与评估

7

教院

其他必修环节

入学教育

(不计学分)

研究生教学管理、VPN及图书借阅等系统的培训,学位授予标准及学位论文要求等。

不计 学分

9

全体研究生必须参与

学术活动

(不计学分)

学术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论文写作与指导培训等,参加不少于 10 次本学科讲座、研讨会等。

不计 学分

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书面材料作为考核依据。

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需要达到的最低总学分

总学分38分,学位课程24

注: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考取的研究生,需补修2门课程:中外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采取单独开课、单独考核形式完成补修,课程成绩不记学分。

  六、课程教学及考核要求

  1.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发,根据学术发展前沿,结合课程内容与特点,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小组研讨、实验演示、自学等方式结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学位基础课为考试,学位必修课和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为考试或考查,实践教学为答辩、测试、评估、鉴定等形式。

  七、培养方式

  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课堂互动、分组研讨、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促进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2.实行“双导师制”: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聘任亚洲通:教师和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校外优秀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共同培养研究生。

  3.加强人才培养管理与质量保障:明确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的资格要求,加强对导师和任课教师的教学指导与服务;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科研交流平台建设,积极开展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和学术交流活动,强化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建设;立足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充分结合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教育教学中的普遍性问题和特殊问题进行专门化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策略;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立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引导研究生在执行培养计划过程中,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就业市场状况、积累就业经验、掌握应聘技巧,进一步提高就业竞争力。

  八、培养过程

  1.培养环节:研究生培养通过“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工作”三个环节实行,三个环节可交叉进行。

  2.专业基础知识:导师(组)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根据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3.专业技能实践:研究生在学程内完成不少于1年的专业技能实践。

  4.学术活动:全体研究生必须参与学术活动,在毕业答辩前提交一份科研记录或文献综述。

  5.毕业及学位授予: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要求和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可准予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

  九、实践教学的实施

  高度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建章立制,确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强化校内实验与实训教学平台建设,有序安排和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内容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技能培训等,其中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到基础教育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的时间不少于两学期。

  十、学位论文

  1.时间及要求

  教育硕士研究生应至少有一年的时间从事学位论文工作,不计学分。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及指导小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主要涉及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送审、正式答辩等流程。学位论文开题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完成,中期检查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完成,论文预答辩、论文送审、正式答辩在第三学年第三学期完成。

  2.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与专业领域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紧扣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应在2.5万字左右。

  3.规范要求

  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述规范。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封面、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摘要(中、外文)、关键词、论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目录、致谢和必要的附录等。

   4.水平要求

(1)学位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并对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遵守相关学术论文规范;

(3)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4)学位论文的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科研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5)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概念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字通畅,图表清晰,数据可靠;

(6)通过学位论文研究及其所开展的科研活动,对相对独立完成的课题或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鼓励发表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5.论文答辩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十一、文献阅读要求

  研究生在学程内完成以下文献阅读要求,在毕业答辩前需提交一份科研记录或文献综述。

 (一)必读书目

  1.心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1)Dennis Coon、John O?Mitterer著,郑钢译.心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David H. Barlow、V. Mark Durand著,黄峥、高隽、张婧华译.变态心理学:整合之道(第七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3)Jerry M. Burger著,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第八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4)Robert E. Slavin著,吕红梅、姚梅林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十版中文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5)Damon.W、Lerner.R.M.著,林崇德、李其维、董奇译.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套装共4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张文新.青少年心理学手册(第三版套装共6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Richard M.Lerner著,张文新译.人类发展的概念与理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Linda Brannon著,郑晓辰译.健康心理学(第八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9)AlanCarr著,丁丹译.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10)B.R.Hergenhahn著,郭本禹译.心理学史导论(第四版上下2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Roger R. Hock著,白学军译.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2)Morton Hunt著,寒川子译.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13)Keith E. Stanovich著,刘肖岑译.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世界的批判性思维(第九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14)John J.Shaughrlessy、Eugene B.Zechmeister、Jearlne S.Zechmeister著,张明译.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七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5)Paul C.Cozby、Scott C. Bates著,张彤译.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原书第十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16)HarryT.Rice、张建新著.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7)Norman K. Denzin、Yvonna S.Lincon著,朱志勇译.质性研究手册(全四册)[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

  2.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类

  (1)江光荣著.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Barry A.Farber、DeboraC.Brink、Patricia M.Raskin著,郑钢译.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3)Michael S.Nystul著,张敏译.心理咨询入门:艺术与科学的视角(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Dave Mearns、Brian Thorne、John Mcleod著,刘毅译.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第四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5)牛格正、王智弘.助人专业伦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6)Nancy McWilliams著,曹晓欧、古淑青译.精神分析治疗实践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7)Nancy McWilliams著,鲁小华、郑诚译.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机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8)Nancy McWilliams著,钟慧译.精神分析案例解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9)Deborah RothLedley、BrianP.Marx、RichardG.Heimberg著,李毅飞译.认知行为疗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10)Insoo Kim Berg著,黄汉耀译.儿童与青少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1)吴秀碧.团体咨询与治疗:一种崭新的人际—心理动力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12)Howard E. Book著,邵啸译.短程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实践指南:核心冲突关系主题疗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13)John Sommers-Flanagan、Rita Sommers-Flanagan著,陈祉妍译.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第四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14)David J .Wallin著,巴彤、施以德、杨希结译.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从养育到治愈,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15)Robert Dilts著,谭洪岗译.语言的魔力[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16)林明雄、林秀慧.动力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