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媒体理大

媒体理大

云南冶金专家王华:我愿为昆明点赞为文明代言

   “我是湖北人,但在昆明学习工作生活了32年,我早已把昆明视为我的第二故乡。感谢云南、昆明给了我那么多的发展机遇和荣誉,我会全身心投入工作并争取取得好成绩,为新中国70华诞献礼,回馈云南对我的厚爱。我愿意为昆明点赞,为文明代言。”王华深情地说。
    王华1987年到昆明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后来留在昆工任教,1997年32岁的他被破格评为教授,曾任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副主任、主任,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部党委书记、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部主任,昆明理工大学主管科研的副校长等职务。现任大理大学校长。

    作为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近年来带领多学科交叉的冶金节能减排科研团队研发的“冶金炉窑强化供热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昆明城市变化日新月异
    王华讲起他22岁第一次坐火车来昆明的情形,忍不住笑起来。“从武汉转车没座位,站了近30个小时到安顺才找到座位,到昆明脚肿得很厉害。来之前老师同学都说‘昆明大街上有大象和马车’,我在学府路坐上了马车,大象在动物园里看到了。”王华说,“1987年我到昆工读硕士,经常到学府路外的田埂上散步。后来建成了北二环,周边房屋越来越多,近10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建起来,昆明长高变美,学府路也开始建地铁。32年来,我见证了昆明的巨变,我热爱昆明,视之为我的第二故乡。”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王华盛赞市委、市政府将昆明打造成世界春城花都的大手笔。偶有闲暇时,王华会陪同妻子、女儿赏春城的“花之美”。他首先推荐“教场路蓝花楹一条街”。他说:“从昆工大门走出去几百米,就能欣赏到蓝花楹。每年春天从全国各地来昆工交流的学者很多,我都极力推荐他们去教场路赏花,他们用微信在朋友圈传播美景,教场路这条原先在昆明名不见经传的小路,如今已全国有名。”
    对于昆明的赏花胜地,王华还推荐了捞渔河湿地公园的郁金香花海、斗南花卉交易中心、金殿山茶花等。
    3个月前,王华在泰国清迈和日本访问时,得知当地的很多花都是从昆明引种和进口时,他深感骄傲:“昆明依靠天然禀赋,付出不懈努力,终将成为世界春城花都。”

 

西南联大是高校学习的标杆
    作为一位学者,王华对于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产如数家珍。他最推崇的是位于一二一大街旁云师大校园内的西南联大遗址,他说:“每有外省学者到昆明,我都会带他们去参观,自己也一遍遍温习西南联大的历史,这个在世界上有名的大学,培养了众多院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可谓是一个奇迹,是我们高校学习的标杆。我也会推荐他们去参观讲武堂、闻一多殉难地、先生坡、胜利堂等昆明历史文化的代表地。”
    王华讲起自己带日本访问者参观金殿的情形:“看到保护得极好的清代铸造铜殿,他们惊叹云南铜冶炼技术当时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他们赞叹昆明保护文物所做出的努力。”
昆明对翠湖周边环境提升改造并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王华也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昆明对于文物古迹投入巨资进行修缮保护,还原历史,翠湖一带变得古色古香。”

 

昆明适合建设健康之城
    前天晚上,王华刚从外省回到昆明。“一下飞机,在长水机场深呼吸了一口清新空气,感觉沁人心脾。”王华说,他对粉尘污染较为敏感,到有雾霾的地方出差,加重了他的咳嗽,回到昆明感觉一下子好了很多。
    他说:“亲身经历雾霾,才知道昆明新鲜的空气,湛蓝的天空,是多么宝贵的资源,作为一名冶金领域的科研人员,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来减少冶炼环节的粉尘污染,减少燃料的使用,从而保护这片绿水青山。” 
    对于昆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王华赞扬道:“近年来,昆明市民文明素质提高了不少,比如,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做得非常好,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的情况也在减少;市民养成了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在扬尘治理方面,昆明也管得非常严。昆明在很多细节方面做得不错。”  

 

★ 相关新闻
冶金炉窑强化供热关键技术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5月13日,在昆明理工大学,获得201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冶金炉窑强化供热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的负责人王华,形象地用“煮稀饭”的理论来讲解这项高精尖的冶金炉窑技术革新。这项技术近两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额392.611亿元,新增利润12.813亿元。部分技术已出口美、德、日、俄等21个国家,全球累计用户600多家。
    担任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王华,带领研发团队,用24年时间,针对冶金炉窑节能减排进行了系统持续的研究。据项目组成员王仕博博士介绍:“我国冶金炉窑数量巨大,是高能耗工业设备,每年耗能近十亿吨标准煤,占全国总能耗的五分之一,但其热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15%,节能潜力巨大。”而强化供热技术正是决定冶金炉窑节能增效的关键。王华幽默地表达:“就像煮稀饭,在提升水温阶段要用大火;在膨化米粒阶段不能用大火,防止喷溅;每个阶段采用最适合的火力,才能实现节能减排。”
    该项科技攻关取得的创新成果有以下几项:一、用旋流混沌强化方法,用最小的搅拌动能达到充分搅拌熔池减小喷溅,均匀加热、提高产品质量。二、用最小的搅拌动能促进了氧-硫放热反应达到均匀搅拌熔池、减小喷溅,熔炼炉炉体寿命提高了42.8%,喷枪寿命提高了120%,渣中金属含量降低了22.4%,金属直收率提高了0.68%,产能提高了44.3%,能耗下降了26.1%。三、开发了加热炉最佳加热制度精准调控技术、火焰旋流混沌燃烧效果测控技术和智能“黑匣子”温度检测技术及设备。
    王华介绍:“黑匣子是耐高温智能温度检测仪,放在1200-1300摄氏度的加热炉里,可以将炉中实测的加热工件温度无线传输到电脑,根据数据进行精准加热,这项技术已经获得知识产权。”该项技术实现了最少燃料消耗下的均匀加热,达到金属工件的实际加热温度曲线与理论值的精确匹配,保证加热质量;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等领域的大尺寸高性能铝板的加热均匀度控制到3摄氏度以内,成材率突破了99.8%。
    中国铜业有限公司、北京赛维美高科技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该项目的参与单位,该技术分别应用于中铜、金川、宝钢等企业,近两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额392.611亿元,新增利润12.8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