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您现在的位置:综合新闻 | 文章
综合新闻

打call,打call!201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亚洲通:榜上有名

发布时间: 2019-05-16   来源: 宣传部 科技处   作者: 李达轩 张恒荣 杨云川   浏览: 次


201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豪,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
等省领导为受表彰的科学技术人员和集体代表颁奖
    5月16日上午,201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召开,隆重表彰为云南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亚洲通: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华教授团队成果“冶金炉窑强化供热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李树楠教授团队成果“源于昆虫美洲大蠊的系列新药发现与创制及产业化示范”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王华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针对现有的冶金炉窑强化供热一般是采用加大富氧燃料供应量的方式,熔池熔炼炉加大富氧供应量存在搅拌过度喷溅冲刷导致炉体寿命短、搅拌不均匀导致炉渣中有价金属含量高和金属直收率低,而加热炉加大燃料供应量存在炉内燃料燃烧不完全、炉温不均匀导致被加热的金属工件过热过烧及产品成材率低等难题,进行了长达24年的持续科技攻关。基于混沌数学提出了旋流混沌强化方法,建立了冶金炉窑最低燃耗供热理论模型,成功研发了熔池熔炼富氧旋流混沌搅拌强化供热技术和加热炉旋流混沌燃烧强化供热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了搅拌或加热不均匀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冶金炉窑节能增效的显著提高。先后分别应用于中铜、金川等有色冶炼企业,宝钢等45%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及中信戴卡等113家车轮制造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环保效益。部分技术及设备还应用于我国高铁轴承、车轮及高铁用大型铝合金板材等制造企业的高端金属材料热处理,保证了高铁的严格性能要求,结束了我国高铁用轴承、车轮及铝合金板材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依赖进口的历史;已出口到美国、德国、日本等21个国家,有力推动了我国冶金炉窑装备的升级发展与技术进步。

受表彰的科学技术人员和集体代表,王华(左七)、彭芳(左十)
    李树楠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针对美洲大蠊民间用于疮疡,伤口愈合等,疗效显著,但其自身携带有50多种致病菌、病毒,致使其成药性是世界性难题,现代药物制剂为空白的实际,自1978年开始,围绕美洲大蠊的新药创制及产业化应用难点,持续展开系统研究和科技攻关,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和效益:一是创新性的发现美洲大蠊中关键药效物质并证实其药理作用;二是首次发现并创制了源于美洲大蠊的3个新药;三是突破了美洲大蠊成药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四是创建美洲大蠊养殖技术体系和药材标准,实现原料规范化和规模化生产。该项目获新药证书3个,药品生产批件6个,授权专利32项(发明20项),制定国家标准3个,地方标准1个,国家标准对照药材1个,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18篇。成果全部实现产业化应用,累计带动实现产值超过300亿元。近2年销售11.65亿元,示范带动产值25.54亿元。黄璐琦院士等行业专家评价:“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推动了我国昆虫药物产业发展,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引领国际昆虫药物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示范。”

王华与彭芳在颁奖大会上
    经组织专家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省科技厅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201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项目193项(人),其中,杰出贡献奖1人,自然科学奖25项,技术发明奖7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58项,科学技术合作奖2项。按照奖励类别和等级划分,杰出贡献奖1人,特等奖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项(自然科学奖6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3项),二等奖37项(自然科学奖5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31项),三等奖129项(自然科学奖14项、技术发明奖5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10项),科学技术合作奖2项。

王华教授作为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参加颁奖大会

彭芳教授作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第二完成人参加颁奖大会

王华教授、彭芳教授和科技处处长李辉教授在颁奖大会上



【责任编辑:付智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