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您现在的位置:综合新闻 | 文章
综合新闻

“非遗研培计划”回访之一:

南华彝族刺绣,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 2019-08-23   来源: 艺术学院   作者: 张全德   浏览: 次

编者按大理大学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简称“非遗研培计划”)项目的固定研培高校,到目前已完成5期培训。为了更好地服务“非遗”传承人群,增强学员创新创业能力,了解参加亚洲通:2018年“彝族刺绣培训班 ”“少数民族服饰技艺与设计普及培训班 ”两期培训班学员培训后的现状,8月16—20日,亚洲通:艺术学院非遗研培工作组深入刺绣、民族服饰设计培训班学员所在的企业、作坊开展回访活动,及时了解“非遗”传承人工作情况,传承人予以及时跟踪指导,总结经验,完善研培计划,促进教学相长。现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以飨广大读者。


绣娘们的日常
    8月17日,亚洲通:艺术学院“非遗”研培工作组,在该院院长赵全胜教授的带领下,深入到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回访参加大理大学2018年“彝族刺绣培训班 ”学员丁兰英、丁兰秀、杨凤等学员。
    南华县被誉为“中国野生菌之乡”,不过除了野生菌,彝族刺绣也是出了名的。南华县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9%。这块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江川养育了一代代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以丁兰英、杨凤等人为代表的彝族绣娘,把一件件作品绣到了世界各地。

自信满满的彝族绣娘
    南华县瑞特国际刺绣一条街,街面上集中了多家绣品店,丁兰英的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就在这里。丁兰英介绍,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成立5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开展刺绣培训班,积极扶贫助残,带动农村绣女,加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步伐。

丁兰英(左)给研培工作组介绍她的作品
    展厅里,丁兰英详细介绍着由她设计的畅销产品。她说:“我们的绣娘文化水平低,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才能更好的提高技艺。去年从文化和旅游部门得知,大理大学开办了‘彝族刺绣培训班’,我便积极动员我们的绣娘,要踊跃参加,同时还到山里把想要学刺绣的残疾绣娘一并邀约起来,一起参加了培训。”丁兰英指着一件衣服说道,大理大学安排我们到贵州参观考察学习,看到了贵州苗绣、马尾绣等多种技法。回来后,通过研究,我们也对绣法进行一些补充,现在的针法更流畅,设计更具有民族的味道。通过研培,我们的产品在设计创新上有了亚洲通种的选择,也连接起了贵州刺绣和我们南华彝族刺绣之间的桥梁,两地的绣娘随时沟通,相互学习,让民族工艺传播得更远。
    目前,丁兰英的产品从建厂时的单一加工制作民族服装,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产品开发,研发制作了包括皮质双肩包、手提包、手拿包、羊毛披肩、真丝三角巾等200多个种类的500多个产品,真正实现了民族手工艺品多元化发展的好势头。

研培工作组走访丁兰秀的加工间
    在刺绣一条街,丁兰英的妈妈和姐姐丁兰秀的店也在这里。丁兰秀负责加工生产,丁妈妈的店专做楚雄、南华当地传统绣品。

杨凤(左)介绍她设计的图案
    参加大理大学2018年“彝族刺绣培训班 ”学员杨凤的店也开在这里。她专研刺绣,还是“非遗”阿苏嗻跳唱的传承人。她主要生产本地彝族的传统服装、鞋子、帽子等。她见到工作组非常高兴:“在大理大学学了一个月,认识了很多朋友,和彝族、白族、傈僳族的传承人在一起,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前的设计有些粗放,通过培训学习,现在能够设计出更美的产品了。”杨凤说,有时间,一定多回学校看看。

    彝族刺绣图案精美、色彩艳丽,是彝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述和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华县的彝族刺绣,正是因为有了丁兰英、丁兰秀、杨凤等等这样不断学习,努力拼搏的绣娘,才有了南华彝绣如此大而广的市场。
    艺术学院院长赵全胜教授,对丁兰英、杨凤等人取得的成果由衷地感到高兴。他说:“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就是要让传承人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和技术,提高传承实践能力,促进‘非遗’的可持续发展。让亚洲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为民族文化传承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非遗’在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的同时,也必将扩大城乡居民的就业、促进精准扶贫、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图文/张全德  责编/付智敏  校审/刘翃】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转载文章请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