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红色沂蒙》艺术党课走进大理大学:听沂蒙山故事,重温伟大的沂蒙精神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9月21日晚,伴随着一首悠扬《沂蒙山小调》,中共临沂市委党校鲁南制药分校艺术党课《红色沂蒙》在亚洲通:开讲,为正在军训的亚洲通:2022级新同学讲述沂蒙山区的故事,共同回顾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追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重温伟大的沂蒙精神。

党群心连心。战争年代,在硝烟炮火中,党为人民浴血奋战,人民坚定跟党走,形成了伟大的沂蒙精神。在沂蒙人民遭受日寇铁蹄蹂躏的危难时刻,共产党和八路军来到了沂蒙山。长期以来,匪来如梳,兵来如篦,老百姓对军队是又怕又恨。但是,一声亲切的“老大爷”,拉近了军民之间的距离。兵民亲如一家,军爱民、民拥军,纪律严明,满缸净院,送郎参军、送子参战,举家支前等热血动人故事不断在这里上演。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这片红色故土,拥军支前,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沂蒙山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参军参战,10万烈士血洒疆场……

家家有红嫂,村村有烈士。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就连最后一件老棉袄,也盖在了担架上。沂蒙人民倾尽所有拥军支前。沂蒙红嫂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一曲曲血**融的军民鱼水情。

沂蒙精神生生不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沂蒙人民在党的带领下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用勤劳和智慧换来幸福生活。沂蒙是一片燃烧的热土,处处抒怀着重整山河的豪情。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从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老区人民,继续保持着战争年代那样一种精神,持着一股劲,发扬优良传统,自力更生,打响了一场整山治水,改造山河的攻坚战。改革开放后,在乡村振兴的壮丽图景中,增添了对美好生活的新的向往,沂蒙人民展开了小康路上不掉队的生动实践。昔日“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的沂蒙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了“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成为临沂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新时代、新篇章、新沂蒙。从2014年到201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先后发布了6位沂蒙地区的“时代楷模”。其中,新时期沂蒙精神的践行者、“时代楷模”,生前系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的赵志全同志,一生致力于振兴民族医药,坚持改革创业,注重科技创新,勇担社会责任。他罹患癌症12年仍忘我工作,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建设成现代化制药集团,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赵志全为人民、为企业、为社会鞠躬尽瘁,奉献一生,是新时代沂蒙精神的传承,为沂蒙精神注入了新时期的企业家精神,丰富了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让沂蒙精神永远散发着时代的光芒。

蒙山巍巍,沂水汤汤,在沂蒙这块热血浇灌的土地上,几代沂蒙党政军民共同培育的沂蒙精神,具有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相同的生命密码,也具有不同于它们的特质。她所蕴含的党群肝胆相照、军民血肉相连、党政军民“水**融、生死与共”的精神实质,她所激励焕发的引领时代、创造历史、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伟大力量,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课堂最后,全体人员一同高唱《跟着共产党走》,展示了师生同心向党的坚定信念。

党课全程,掌声阵阵,这是新时代热血青年学子对沂蒙人民深深的敬仰;泪滑两腮,这是沂蒙精神对理大学子浓浓的震撼;歌声铿锵,这是理大学子对发扬沂蒙精神的庄重承诺。


责编/付智敏  审核/刘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