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理大人】张程鹏:少年逐梦,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疫情肆意的世界里,总有那么一群人把中国保护得很好,他们融化了冬雪,温暖了春天,明媚了夏季,充盈了秋天。他们就是永远有着一颗纯粹之心的——医生。

而从一名医学生到一个医生有许多磨砺和考验。学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外人看来,医学生的生活可能辛苦而枯燥。 可大理大学临床医学院2017级临床1班的张程鹏,怀揣着一颗纯粹之心,寻着自己的方向,驶向自己的星辰大海。也因此,他20206月被评为云南省三好学生

梦之始,愿做纯粹之人

张程鹏用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八字概括自己学医的初衷。因为当初的电视剧《心术》,他开始了解到医生这个职业。后来父母的胆囊切除手术和外婆的离世,使他不想再次经历面对疾病的无力感,这更是激励他坚定地选择了学医。


张程鹏认为做医生很纯粹,需要时刻保持着一种少年感”,医生这个行业重视水平、尊重知识,与张程鹏的方向不谋而合。他有着“为自己代言,为青春纯粹代言”的冲劲,也明白拥有一颗纯粹的心,才是做好这一行的根。

追梦路上,他始终不忘初心、志存高远,踏踏实实地向星辰大海展开自己的征程。

梦之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目标明确,努力认真,做事积极”是同学们眼中的张程鹏。总有种永不停歇的力量,催促着他朝着梦想努力着,而他始终坚信“当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早在大一的时候,他就通过了大学生英语四六级及计算机二级,还立志拿到奖学金。一路走来,他在不断突破着,寻着自己的方向让目标成为现实。20多岁的年纪,时光太宝贵了,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努力学习最重要。”这是一路走来时间给予张程鹏的启迪。做好当下,只管努力,而不去牵挂结果,追梦路上但求问心无愧。“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也是他带给我们的启迪

寻梦,扬开拓创新之帆

课堂学习之外,张程鹏还积极参加各种科研项目、创新比赛。大一被好友推荐到病原与媒介生物研究所当学生助理后,认识了赵跃老师并在他的指导下,尝试申报大学生科研课题,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获批。第二年,改进思路后,又在申元英老师的指导下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经过一层层审批获得了国家级立项。

带着对科研的热情,他也开启了他的创新之路。2019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由他负责的“大理市生猪屠宰四环素类抗生素抗性菌菌株及其抗性基因相关研究”获得国家级立项; 而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的“轻松一杯——一次性现磨杯装咖啡”项目也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中获云南省银奖。

“做科研确实很清苦,读英文文献读不懂的时候,也曾读到想哭”。在科研和创新大赛过程中,他读文献、查资料、扩充知识,把自己的想法尝试转化,慢慢去体会过程,而不是拘泥于追求一个结果。培养了学习能力也逐渐深化自己对于项目的理解,打破思想的局限性,不断地去挖掘、去创新。

展梦,合作共赢彰显人格魅力

“他能够带领一个团队认真钻研,总揽全局。”这是同他一起参加科研项目队员眼中的张程鹏。在担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和参与各种科研、比赛、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张程鹏显现了他擅于与人交流、与团队合作的优点。


做好团队中的负责人,他有自己的见解——要以身作则去带动其他人,自己作为负责人就多承担一些,还要和同学平易相处,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能力让其他人信服于你。张程鹏曾发现在支教时的一个“问题学生”是因为患有耳疾而不能与大家友好相处,于是想把这种关心和耐心放到病人身上。他的共情心也使他能够与大家友好共处。

他还认为一个团队重要的是要有团队精神,尊重个人兴趣和成就,协同合作,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实现统一之后推动团队的高效率运转。所以,他会在合作中,努力营造团队归属感,让每位成员能够在愉快中挥洒个性,表现特长。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同学的能力以及所擅长的部分,根据他们每一个人的特点分配力所能及的任务,自己做好汇总和把关。

学习和工作毕竟难能两全,两者间总是会有一些冲突,这时,队员们齐心协力,互相理解包容,才能使团队不断进步。角色互补,共同进步,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团队效应了。

他说:“和老师沟通的时候,我会确保我所理解的信息是老师所想要传达给我的;其次就是及时进行工作反馈,关键事务保留痕迹。”他认为合作中团队的领头羊提出核心思想后,大家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密切合作,发挥团队精神,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To see the world,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To see behind walls,to draw closer,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梦起,他怀揣纯粹之心,敢梦敢想;逐梦,他踏实努力、坚毅向前;追梦的少年,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图文/夏华依  任芹 李升梅 唐悦琴 丁悦研  责编/付智敏  审核/刘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