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多措并举 强化职业胜任力培养 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大理大学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教学管理部门、就业工作部门和校属学院积极联动,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教育服务理念,多措并举,在教学全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近五年年终就业率均居全省前列。2006年以来,连续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等奖;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09年成为全国首批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8年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获教育部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生考研率逐年攀升,2020届硕士研究生报考率达32.8%、录取率达9.9%,博士研究生录取率达36%,录取率双创新高。

一是优化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学校遵循产出导向教育理念,先后修订完善第五版和第六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毕业标准,打破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课程模式,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发展+实践教学”的“三平台一环节”课程体系.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与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和社会适应度。

二是完善课程设置,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校为所有专业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基础》《专业导论》《就业指导》等必修课,使本科生从入学开始便清楚了解专业的特点、优势、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就业方向、考研准备等,引导学生做好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此外,学校出台一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突出课程在育人中的基础地位,强化教师的课程质量意识,引导各专业建强建优专业核心课程,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职业归属感,提高课程的育人质量。

护理技能大赛

三是强化质量监控,为高质量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学校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研制了各专业质量标准以及理论课、实验课、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等核心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使每项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了专业评估与认证制度、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并以专业评估、专业认证、课程评价、教学评价、专项检查为抓手,以“五评”(评教、评学、评课程、评专业、评学院)、“五查”(期初、期中与期末教学检查、专项检查、第三方调查)和“五建设”(质量标准、教风学风、专业、课程与教学能力建设)为手段,形成“评估(评价)、反馈、整改、提高、再评估(评价)”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促进机制,为高质量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野外实践教学

四是实行导师制度,为学生学习提供全过程指导。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充分调动校内外优质教师资源,为本科生开展贯穿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学业与专业指导,为实施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克服学业困难实现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提供了重要保障。以药学院为例,通过实施学业导师制,有1/3的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科研,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得到显著提升,近三年,该院学生获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项目115项(含国家级17项、省级23项、校级75项),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铜奖2项,省级金奖11项、银奖2项、铜奖5项,学科竞赛获奖项目位居全校第一。

五是课内课外结合,系统构筑学生发展支持体系。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机制,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立以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担当、实践实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工作成长履历、文化素质拓展、技能培训认证和其它八大模块构成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将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技能培训与学科竞赛等平台有机结合,构筑全方位育人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

六是加大服务支持,全面提高学生考研录取比例。学校在两校区留出专门教室作为考研自习室,部分学院还将会议室、教师办公室等提供给学生复习,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备考环境。各学院定期举行考研动员会、辅导会、经验交流会,建立QQ群、微信群,利用多种渠道宣传考研政策、提供备考指导、答疑解惑、经验交流与信息共享等,帮助学生提高初试成绩和复试录取率。近年来,学生考研录取率逐年攀升,2020届毕业生的研究生报考率达32.82%、上线率达13.57%,其中,药学院、临床医学院的研究生报考率为66.42%和65.85%,上线率达53.33%和44.75%,临床医学专业“卓越班”的考研录取率达59.8%,临床药学专业的考研录取率达43.4%。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七是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出台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办法,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强化实践育人;建成生物科学馆、民族艺术馆、医学科学馆3个实验实训场馆;建成1个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实验实训平台、4个校级实验实训中心、17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287个(含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建立附属医院联盟,进一步夯实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以附属医院联盟建设为例,搭建了“学校-医院”“医院-医院”之间沟通交流、资源共享与互助合作的平台,深化了校院双边与多边合作,夯实了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强化了医院的育人主体责任意识,也缓解了学校医学专业教学资源与条件不足、师资匮乏等问题,全面促进了医教研协同发展,着力推进了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从而提高了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指导学生实验

八是强化科研指导,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学校加大学生科研实践平台建设力度,加强学生科研活动指导,推动实验室、科研平台更大范围开放共享,支持本科生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依托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与此同时,学校进一步规范了学科竞赛管理,加大对高级别学科竞赛获奖项目指导教师的奖励,激励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赛,从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与效果。以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为例,生物科学专业邓巍同学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研究3项)以及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研究,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本科阶段便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生态学报》和《BMC Microbiology》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并获第四届“互联网+”大赛省级银奖、2018年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取硕士研究生。


责编/付智敏  审核/刘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