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大理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优秀团队建设总结
来源:文学院   发布于:2015-01-22   

 
大理学院质量工程项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优秀团队建设总结
 
 
一、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课程建设成果丰硕
1、精品课程建设
立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负责人:纳张元)。校级精品课程6门:其中,项目建设期间结题4门,分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负责人:纳张元)、《秘书学》(马永春)、《民间文学概论》(何永福)、《现代汉语》(负责人:周锦国);新增立项建设精品课程2门,《语言学概论》(负责人:周锦国)、《基础写作》(负责人:赵淑琴)。
2、应用型示范课程建设
学校立项建设应用型示范课程4门,分别是《语文教学案例与教学技能评价》(负责人:那茂菊)、《基础写作》(负责人:赵淑琴)、《演讲与口才》(负责人:茅维,已结题)、《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研究》(负责人:茅维)。其中,重点建设2: 《基础写作》、《语文教学案例与教学技能评价》(已结题验收),四门课程建设已初见成效。《基础写作》在立项建设的基础上,每年开展一次作文竞赛,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三个专业学生全部参加,并将学生每年作文竞赛的优秀作文编辑成优秀作文集。《语文教学案例与教学技能评价》在建设过程中,每年举办一次教学技能竞赛,学生教学技能得到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应用型示范课程《语文教学案例与教学技能评价》取得丰硕成果。(1)完成设计《教学技能测评手册》,并从2008年至今,坚持测评了7届教育方向的学生,每届不少于两个班(每班60人以上)。(2)编写了《中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上、下两编),其中上编已供三届(2009201020112012)学生选用,下编供2012201320142015届学生选用。(3)配合教育实习从集中到分散实习的改革,重点突破实习前专业技能强化训练的测评与分散实习中的监控管理两阶段的考核体系,编写教师用的《实习指导教师手册》和《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记录本》,编写学生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习生手册》,拓展了应用型示范课程的应用范围。(4)将原立项任务书单列的《中学语文板书设计选》内容并入《中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下编),以便于学生一并参考。(5)新增原未列入《中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下编)中的两项内容《诗词鉴赏过程与方法》作为附录编于古诗词教学案例评析之后,《古文评点示例》选编了中学语文新教材古文7篇,作为文言文评点示范教材。
3、双语示范课程建设
立项建设校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外国文学史》(负责人:王建华)。
4、新增全校性选修课1
在《基础写作》课的基础上新增了全校性选修课《实用写作》,在古城、下关两个校区同时开设,由本团队高级职称教师主讲,选课学生众多,受到学生好评。
 
(二)科研课题研究情况
1、各级各类基金课题
国家级课题立项在研课题2项。(1)《西南边疆民间文学中的民间信仰研究》(课题负责人:纳张元);(2)国家语委重点招标课题《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状况研究》(课题负责人:周锦国)。
省部级课题立项在研情况。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2项。(1)获批准立项在研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云南民族文学与地域文化关系研究——以大理白族文学发展与民族文化关系研究为例证》(课题负责人:邓家鲜);(2)在研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文化阐释》(课题负责人:朱安女)。省级课题3项。(1)在研201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民间文学中的民间信仰研究》(负责人:纳张元);(2)在研201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云南古代词史研究》(负责人:张若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留学生汉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张如梅)。(3)在研2014年度云南省哲社规划课题《民间叙事与文化空间——大理白族本主传说的活态传承》(负责人:谭璐)。
厅级课题5项。(1)已完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综合院校教师教育案例教学与教学技能测评模式构建》(负责人:李伯乾);(2)已完成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滇西民族地区高校语文教师教育与高中新课改衔接研究》(负责人:付睿)。(3)批准立项在研云南省教育厅2009年度科学研究基金立项项目《云南作家文学生态价值观研究——以大理作家文学创作为个案》(负责人:邓家鲜);(4)获批准立项在研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太阳鸟儿童文学作家群”本土文化意识与民族精神研究》(负责人:茅维);(52011年度教育厅课题《滇西民族地区高校教育分散实习管理模式研究》(负责人:付睿)。
2、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情况
省级教改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学分制下留学生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负责人:张如梅)。
已完成第三、四期校级教改重点课题2项,完成校级教改一般项目8项。(1)大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白族历史文化课程建设》(负责人:那茂菊);(2)大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教育实习模式与管理评价系统构建》(负责人:张如梅);(3)大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公共演讲>课程滚动训练评价体系研究》(负责人:茅维);(4)大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在《影视艺术鉴赏》教学中提高和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负责人:邓家鲜);(5)《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培养研究——《艺术欣赏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建议》(负责人:邓家鲜);(6)《大理学院网络课程建设研究》(负责人:何永福);(7)《创建网络阅读博客对课程辅助作用研究》(负责人:于昊燕);(8)《文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改革研究与实践》(负责人:纳张元);(9)《教育分散实习管理模式研究》(负责人:付睿);(10)《美育视野下大学校园人际关系和谐实施途径研究》(负责人:赵淑琴)。
获批准立项在研第五期校级教改项目3项。(1)《“诵名篇读名著”学风工程建设与研究》(负责人:于昊燕)、(2)《教育集中实习管理与监控体系研究》(负责人:付睿)、(3)《以网络文学论坛辅助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的研究》(负责人:张若兰)。
(三)发表教改论文情况
发表论文63篇。1、纳张元:《养女莫嫁赶马人》,大理文化,2011年第10期;2、纳张元:《南诏大理国历史研究与西南桥头堡建设》,创造,2011年第8期;3、纳张元:《教堂作证》,文艺报,2011718日;4、纳张元:山寨岁月,《人民日报》,2011716日;5、纳张元:《折射社会发展的镜子——90年来少数民族作家创作观念变迁》,光明日报,201174日;6、纳张元:《父亲的三双鞋 (散文) 》,读者,201171日;7、纳张元:《对边地生活的精神守望》,云南日报,2011527日;8、纳张元:《文学教育与民族凝聚力》,文艺报,2011520日;9、纳张元:《彝山牧读》,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1年第5期;10、纳张元:《春节到彝山打歌来》,散文选刊,2011年第5期;11、纳张元:《文学批评不可言之无物》,光明日报,2011411日;12、纳张元:《大理小说创作症候分析与复调式突围》,大理文化,2011年第4期;13、纳张元:《山坡上的羊群》,中国艺术报,2011330日;14、纳张元:《生活的馈赠》,人民日报,201137日;15、纳张元:《梦中的海》,文艺报,2011218日;16、纳张元:《彝山纪事》,人民文学,2011年第2期;17、纳张元:《彝山爱打歌》,人民日报,201121日;18、纳张元:《信念坚守与梦想超越》,文艺报,2011114日;19、纳张元:《春天,我们再次出发》,大理教育,201111日;20、纳张元:《父亲的三双鞋》,散文选刊,201111日。21、张如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学构想》,大家(核心),201191日;22、张如梅:《略谈叹词“喂”的读音》,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23、张如梅:《对外汉语初级精读课教材练习的设计探讨》,大理学院学报,2011111日;24、张如梅:《大理学院留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研究》,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25、张如梅:《桥头堡战略下面向东南亚就业的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以大理学院为例》,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26、张如梅:《对外汉语教材民俗文化内容的编写设想》,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27、张如梅:《桥头堡战略下东南亚小语种汉语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大家,20111215日。28、周锦国:《汉语亲属称谓词泛化现象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101日;29、周锦国:《试论流行词语“被××”结构能否进入语法层面》,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30、周锦国:《略论现代汉语中情态补语的修辞功能》,节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31、周锦国:《下关方言叠音后缀形容词类型分析》,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32、周锦国:《新意来自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中国社会科学报(核心),2011414日。33、朱安女:《杨慎复兴华夏文学思想的文化解读》,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34、朱安女:《宋代道德伦理观的诗学阐释》,社会科学家(核心),2011年第1期;35、苗瑞:《传播学视野中的民俗节日》,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36、饶峻姝:《大理白族本主庙装饰艺术的审美意蕴》,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37、沈义淑:《浅析大理白族本主信仰的文化意蕴》,赤峰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38、余成功:《对外汉语教学专用拼音挂图新设计》,青年与社会,2011年第9期;39、张传立:《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的同义词问题》,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40、付睿:《浅析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作业系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105月全文转载;41、付睿:《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比较研究》,教学与管理(核心),201110月。42Higher Educatio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Ethnic Regions of Western Yunnan——to Dali University as a Example(付睿、那茂菊),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ISTP索引)20127月。43张如梅:《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的缺失》,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6月;44、张如梅:《大理学院留学生教育调研报告》,大理学院学报,201011月;45、张如梅:《境外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影响分析》,大理学院学报,20128月;46、张如梅:《大理学院面向东南亚汉语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大理学院学报,20127月;47、付睿:《浅析日本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及特点》,语文学刊,20105月;48、付睿:《教学技能训练学生自我评价体系建构初探》,现代语文,20115月;49、付睿:《多重对话视野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再认识》,新课程研究,20122月。50纳张元:《遥见仙人彩云里》,文汇报, 201283151纳张元:《诗歌生态的新突围》,文艺报,201271652纳张元:《文学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边疆文学,2012年第3期;53纳张元:《城市蛙声》,散文选刊2012年第6期;54纳张元:《春天,我们再次出发》,民族文学,2012年第5期;55纳张元:《父亲的三双鞋》,中考快递信息•语文,20124月;56纳张元:《以文学的名义相聚北京  》,大理文化,2012年第2期;57纳张元:《不一样的天空——对普米族青年诗人鲁若迪基诗歌的一种解读》,诗歌理论月刊,2012年第3期;58张如梅:《外汉语阅读教材中的词汇积累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核心),2012年第5期;
 
(四)教材编写情况
1、纳张元参编《写作教程》(教育部规划教材、被评为教育部优秀教学资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2、纳张元副主编《新编实用写作教程》(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版;3纳张元著《民族性与地域性》,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6月版;4、那茂菊主编《语文教学案例与评析》(自编教材,2011年)5、付睿参编《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考教材》,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11年版6、赵淑琴副主编《大学写作》(21世纪全国高校公共课课程规划教材),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9月版。
 
(五)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本团队现有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纳张元教授负责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项目获大理学院2012年教学成果二等奖;张如梅负责的“面向东南亚汉语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大理学院2012年教学成果奖。
 
(六)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情况
教学改革成果首先体现在应用型示范课程在学生技能形成方面,学生的写作技能训练已连续使用7届,涉及学生9000多人次,并将学生的作品、优秀毕业论文结集出版,如《学生优秀作文作品选》、《学生毕业论文集》等,学生已在国家核心期刊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教育方向的学生技能训练已坚持8届,训练学生1200多人次,并被校内其它专业借鉴,如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化学教育等专业也应用了教学技能训练评价体系和教育实习管理成果。
文学院多项教学改革课题已经在选修课表课程建设方面成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如《白族文化史》、《大理上下四千年》、《历代白族作家作品赏析》、《云南明清山水诗评介》、《云南楹联文化研究》等课得全校许多专业学生喜爱并选修。
教学与科研成果相互转化过程中形成了良性循环。团队负责人纳张元教授教学、科研,培养团队后备力量方面,都在全校有带头作用。他近两年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和奖项。其中《父亲的三双鞋》获得“2009年度云南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2009年云南省新闻作品三等奖。20107月,评为云南省德艺双馨青年作家(全省10人)。《彝山二题》(小说)201011月获得“首届滇西文学奖”。《父亲的三双鞋》20112月获得中国作家协会与《人民日报》联合颁发的“盛世民族情”征文优秀作品奖。该文被《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04期、《散文选刊》20111期、《读者》20117期、人民日报散文年度精选《不老的智慧》、《时代文学》等多家期刊转载,目前该文已经作为范文入选大学本科教材(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十二·五”规划教材《新编实用写作教程》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8月第1版)。
 
(七)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情况
1、毕业论文工作改革取得实效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改革方面,一是建立了严谨规范的毕业论文写作管理流程。文学院成立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领导工作机构。实行三级管理制:文学院毕业论文写作领导小组、文学院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教研室主任及指导教师管理。从教师、学生的资格审查、毕业论文选题的科学规范,到指导纪律、指导进度,再到最终的材料归档,都有明确的合作与分工。二是形成了科学严密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流程。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管理与指导有直观的“指导流程图”,并据此制定了“指导手册”。“指导手册”包括:实施方案、操作规程、选题填报表、答辩报告书等,明确、真实地记录下学生论文写作和教师指导的过程。该项改革以《文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改革研究与实践》(负责人:纳张元)为依托,取得了一系列改革成果,保证了论文写作的质量,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及专业知识的能力,发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与优势。
2、专业实习改革形成严密的管理实践模式
在专业实习改革方面,形成严谨科学的实习管理与指导模式。该项改革以大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教育实习模式与管理评价系统构建》(负责人:张如梅)、一般项目《教育分散实习管理模式研究》(负责人:付睿)、一般项目《教育集中实习管理与监控体系研究》(负责人:付睿)为依托,整合文学院实践教学团队师资,通过一系列实习改革措施,形成了一个可供借鉴推广的“两方向三阶段一交流”模式。该模式顺应当前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强化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提高了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实践指导能力与水平,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和实习单位的好评。
3、实施学风工程
在建立学生能力目标考核体系。即“四个100”:四年读100种专业必读书,背诵100篇经典诗歌,背诵100篇典范古文,写作100篇文章,并通过“教学管理导学自测系统”实施监控。该项目以第五期教改项目《“诵名篇读名著”学风工程建设与研究》(负责人:于昊燕)为依托,学风工程在2013级新生中初步实施,2014级新生中全面施行。
此外,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改革和专业实习改革成果都已在我院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专业全面应用。该项改革成果获大理学院2012年教学成果二等奖。
(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汉语文学专业已建成实践教学基地20个。我院已与大理州内多所中学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如大理一中、下关一中、大理州民族中学、大理州实验中学、大理五中、大理镇中、大理四中、宾川一中、宾川三中、宾川城镇中学、南涧一中、永平一中等。已接受我院专业实习、见习学生9届,涉及见习学生1800多人次,实习学生1600多人次。
(九)建设完善三种职业技能训练与评价体系
目前,本团队正在建设完善三种职业技能体系:1、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评价体系,已在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届毕业生中实施,共6届;2、对外汉语教学技能与评价体系,已在2011201220132014届毕业生中实施,共4届;3、文秘职业技能训练与评价体系,已在2011201220132014届毕业生中实施,共4届。通过完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更规范,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十)教学名师培育初见成效
本团队现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2011年,纳张元教授被评为云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20126月,纳张元教授负责的“汉语言文学名师工作室”入选云南省高等教学名师工作室。20068月,纳张元教授评为“云南省德艺双馨文艺家”;20107月,评为云南省德艺双馨青年作家(全省10人)。2009年,纳张元教授被评为大理学院校级教学名师;2012年,周锦国教授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现正积极开展针对本学科新进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对教学团队成员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对改进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好的指导性。
(十一)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建设
2012年,获批成立文学学科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文学学科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主任由大理学院副校长段利华教授兼任,副主任由文学院院长、省级教学名师纳张元教授担任;设委员3人,分别担任合格教师工作室、优秀教师工作室、未来名师工作室主任,具体负责三个教室工作室教学、教研和科研等指导与评价工作。
(十二)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1、纳张元:201157日,云南省教育厅高教处与中国写作学会教学部、中国铁道出版社联合在昆明举办“云南省高等学校实用写作教学改革研讨会”。团队负责人纳张元教授应高教处邀请作教改经验交流,介绍来亚洲通:开设《实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案,在全省作为示范推广;
220119月纳张元教授参加了由中国作协主办的“少数民族文学论坛”,并作专题发言;
3201111月,纳张元参加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暨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并作专题发言;20111111日当选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4、纳张元教授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作家代表大会的代表,出席了20111120-2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作代会,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5、张如梅:20125月,张如梅参加在西安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
6、周锦国:201110月,纪念《语法修辞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天津,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212月,云南省语言学高层论坛(玉溪,玉溪师范学院); 20124月,“春秋淹城杯”第三届中华成语文化论坛暨第四届常州市成语文化艺术节(江苏省常州市)。20128月,云南省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暨国际学术会议,(大理)。
7、于昊燕:20119月,参加云南省文联剧本的“云南青年评论家培训班”;201110月,参加在漳州师范学院参加“第六届老舍研究国际会议”; 201110月,在上海大学参加“老舍与城市高峰论坛”。
8、付睿:2011520日,参加教育部2011年上半年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云南分中心的集中培训,“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与创新人才培养”,获得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高校骨干教师网络培训合格证》。
9519日至24日,应中国作协的邀请,纳张元教授赴北京参加了中宣部、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组织的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系列活动。在为期4天的纪念活动中,纳张元教授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座谈会”、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作的《当前中国的文学形势》专题报告、鲁迅文学院组织的“我的生活,我的文学”中青年作家学习《讲话》座谈会、与白刃、邓友梅等老作家进行座谈等前期系列活动。523日上午,纳张元教授等少数民族作家受邀参加了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解放军总政治部共同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开的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刘云山主持会议,刘延东宣读胡锦涛总书记对学习《讲话》的批示,李长春发表重要讲话。523晚,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现场观看了“为人民放歌——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52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刘云山部长刘云山专程来到鲁院,与少数民族作家座谈,纳张元教授在座谈会上做了《民族性的坚守与超越》的主题发言。
1073日,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精品奖颁奖典礼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论坛在楚雄市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白庚胜,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副主任尹汉胤,云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郑明,云南省作协主席黄尧等出席并讲话。纳张元教授的理论专著《民族性与地域性》一书获奖,并在颁奖大会上作《文学理想与民族表达》专题发言。
1191720日,纳张元院长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李长春在开幕式上讲话,刘云山在闭幕式上讲话。纳张元作《文学教育与民族凝聚力》的专题发言。
(十三)举办学术研讨会情况
2011年,举办一次汉语教学研讨会,研讨面向东南亚、南亚汉语教学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专题。由文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和学校国际交流处主办,张如梅副院长负责。
20121月,纳张元院长负责主办“2012·天问中国新诗新年峰会”。文学院与《诗探索》编辑部、《读诗》编辑部、《星星》诗歌理论月刊、《诗歌EMS》周刊、诗生活网站共同主办了“2012•天问中国新诗新年峰会”,这是一场上档次、高品位的全国性诗界盛会。20111230日至201213日,来自祖国各地的著名诗人及批评家吴思敬、林莽、唐晓渡、梁平、耿占春、沈奇、潘洗尘、宋琳、莫非、树才、桑克、赵野、娜夜、李亚伟、伊沙、高兴、李笠、龚学敏、李森、海男、颜艾琳、路也、莱耳、何言宏、李少君、纳张元、沉河、夏可君、二毛、野夫、李南、鲁若迪基及大理诗人郁东、杨灵芝、李智红等36位中国诗界名家从五湖四海云集大理学院文学院。本次峰会开展了“丰富与多元——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诗人”研讨会、“赵野·娜夜作品研讨会”、第三届“天问诗人奖”颁奖典礼、“让诗歌发出真正的声音”朗诵会和文化考察活动。其中,11日晚的朗诵会将本次诗歌峰会推向高潮,诗人们纷纷登台大声地朗诵自己的诗作,让那些躺在纸上的诗作在诗人自己的声音中苏醒过来,活一次,再活一次。璀璨的诗坛星光、铿锵的诗歌声,文学院师生以这种特别的方式诗意地跨入2012年。
20103月,纳张元院长负责主办的“祥云农民作家创作座谈会”在大理学院文学院、祥云县文联在大理学院古城校区举行。大理学院原党委书记、州作协副主席王毅对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充分肯定了祥云农民作家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
95,文学院党政领导及教师代表在文学院会议室与台湾作家代表团一行23人座谈交流。双方在文学院会议室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对两岸的经济、文化及两岸高校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2013年、2014年文学院连续举办天问诗歌新年峰会。
 
综上所述,我院在课程建设、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达到并超过预期目标。未来将继续围绕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内容深化建设领域,取得更大成果,争取在学校乃至云南省保持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