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北京二中范景荣:反对高中以后文科“清零”
来源:搜狐教育   发布于:2015-02-11   

 
北京二中范景荣:反对高中以后文科“清零”
   
       
搜狐教育讯 127日,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聚教未来:人文与科技“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北京二中语文教师范景荣在在《重拾汉语——寻找失落的传统精髓》论坛中表示,语文课要推陈出新激发学生创造力、想象力,这样的课堂也才是为学生所喜欢的课堂。
  春妮(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范老师是北京二中的语文老师。您觉得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孩子们喜欢的语文课?
  范景荣(北京二中语文教师):激发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课是受学生欢迎的。比如说上星期,我们上了《诗经》的采薇,文章一共6个段落,分成了6个小组,中间穿插了两个小组做五分钟的解读。解读完了之后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改写,有的同学用民歌的形式,有的是歌词的形式,有的是词的形式,整个课堂非常融洽,同学们和老师都感到非常惊讶,同学们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创作的。
  再比如说,一位老师上《离骚》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屈原《离骚》里面呈现的情操、情怀和精神人品、品格重新建构,可以用绘画或者文字描述的形式。有些同学绘画的主色调是红色,因为他觉得屈原的心是红色的,而有些同学绘画的主色调是黑色的,原因是他认为当时屈原所处的环境黑暗,屈原需要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等等。有些同学在画了剑,剑下面有一颗心,代表着屈原的心是受伤的,并且这颗受伤的心流出的血液流到了中国文人的身上。整堂课结束了之后,学生们的解读能力和创造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我们并不是只解释文本,还给学生提供了很多阅读资料。比如说在上屈原的《离骚》这堂课时,给学生推荐了涉江、《屈原列传》的原本,让自己和学生一起体会屈原的坚硬、软弱,甚至孤单和寂寞,让学生自己阐发。
  今天在场的有很多家长,恰好有机会让家长认识到我们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课堂,第一是允许学生犯错的课堂,第二是师生思想碰撞的课堂。心有多大,课堂就有多大,学生在课堂中能吸纳很多的东西,也能释放很多的东西。
  有很多北师大、首师大毕业的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不尽如人意。作为老师,应该要认真体会书法之美,在写《兰亭集》时,从眉锋、笔锋真正体会它的含义,文字才会真正融合在一起。师范生交作业时可以用手写,甚至是小楷的毛笔字交作业。
  中学老师在课堂上做了大量的文化输入,然而中学大门关闭之后,学生们和文化这一部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部分基本就告别了。因为大部分学生愿意选择偏理科的职业,只有在大学允许或者强制你选择一个文科的选修课,才有可能和文科有接触。部分学生的文学素养比较高,学习理科的同时还兼顾文科,但是大部分学生文科修养会逐渐淡化、远离。我反对高中毕业之后文科清零,这实在是太遗憾了。
  我们会给学生推荐大量的书籍,通过期末考试占卷子30分来考察学生阅读的量和内容,用种种手段逼着学生去读书,读有意义的书,并且推荐的都是对高中阶段有必要帮助的,包括哲学、历史、文艺、理论等方方面面。
  但是在推荐书这方面,我们国家确实不如西方国家,我们对高年级适合读哪一类的书有明确的规定,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我们却无法做出一个合理的台阶。我曾经请教过一个中科院专门搞研究的老师,希望给我们提供一个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书单,看看专家能否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最近和家长做了一些沟通,有些家长从二年级开始禁止孩子读书了,比如说《红楼梦》。家长认为《红楼梦》是教孩子谈恋爱、学坏的书,并且学生也不能理解《红楼梦》中文字的意思。
  所以这里跟家长沟通,我们学校特推荐学生亲自阅读,学生读什么书,家长读什么书,在家长的微信圈里面,实际上家长谈了很多很多的读书体会,让学生跟着家长一块去读书,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