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首届东喜玛拉雅论坛暨第九届流域生态学高级研讨会在亚洲通:召开

2017-11-29 宣传部 王平 付智敏
    11月28-29日,首届东喜玛拉雅论坛暨第九届流域生态学高级研讨会在亚洲通:召开。来自国内的多名知名水科学、生态学、林学、环境学、生物学等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生态环境保护及“中国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大计。
    28日上午,学校召开“中国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校长张桥贵出席并致辞,会议由副校长段利华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夏军教授,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克林研究员出席了会议。
    张桥贵介绍了亚洲通:基本情况。张桥贵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东喜玛拉雅地区山高谷深,水平和垂直地带性规律极具特色,囊括高山草地、森林、灌丛、溪流、湖泊、农田等多种自然及人工生态系统,可谓“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大理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自身优势,在中国生态学学会流域生态专业委员会和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以“流域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举办首届东喜玛拉雅论坛,旨在探索生命共同体复合研究和综合管理的范式,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美好生活的建设理念,推动流域生态学学科发展,促进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合作,服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科学建设。
    张桥贵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为“中国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未来发展绘蓝图、定方向,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深入了解亚洲通:,进一步加强科研和生态保护工作的交流与合作,为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画”而努力奋斗。
    会上,张桥贵为“中国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夏军和副主任王克林颁发了聘书。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听取了“中国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协同创新中心”工作汇报。
    在28、29日举行的东喜玛拉雅论坛暨第九届流域生态学高级研讨会上,学校副校长褚远辉致开幕词,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夏军院士,副主任王克林研究员等与会专家学者作了多场学术报告,围绕主题展开广泛研讨交流,并深入苍山、洱海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东喜玛拉雅地区是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和多文化和谐共存的地区。大理是该区域的生态文化中心城市,地处三个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交汇的东喜玛拉雅核心区,是南方丝绸之路和滇藏茶马古道的交汇地,有“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美誉。为科学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世界美好未来,大理大学联合国内外相关机构,通过多学科多视角的高端研讨会形式,提升区域生态与文化研究、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
    大理州科技局、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及学校科技处、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东喜马拉雅研究院、大理研究院等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上述活动。